热门百工记忆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专题故事 > 百工记忆 > INTRODUCE

嘉兴百工记忆8--“历史”再现一双手“人物”重生十指间

2012-06-07 09:57 作者:袁培德 来源:嘉兴故事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陆月堂老人做出的粉塑人物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 在我国,粉塑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因地域不同名称也不一样,北方称面塑,作品风格古朴、粗犷、豪放、厚重;而在南方则叫粉塑,风格比较细腻、优美、精巧。 据沈从文先生考证,我国粉塑艺术(面塑)早在汉代

陆月堂老人做出的粉塑人物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

  在我国,粉塑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因地域不同名称也不一样,北方称面塑,作品风格古朴、粗犷、豪放、厚重;而在南方则叫粉塑,风格比较细腻、优美、精巧。

  据沈从文先生考证,我国粉塑艺术(面塑)早在汉代就已出现。近年来在汉墓中出土的残破面偶则给出了这方面的实物支持。新疆吐鲁番阿丝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则距今已有1300多年了。南宋的孟元在《东京梦华录》里记载:“寒食前一日谓之‘吹熟’,用面造枣糊、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明代万历年间的沈榜在其《宛暑杂记》里说:“七月,宛农家岁以是月祈祷年丰,各用面果送纸,挂田禾之上,号曰‘挂地方’。”这里的飞燕、面果,所指就是粉塑的供品和祭品。

  而民间对捏面人还有一个传说,相传三国孔明征伐南蛮,在渡泸水时忽遇狂风大作,机智的孔明随即以面料制成人头与牲口模样来祭拜水神,说也奇怪,部队安然渡江并顺利平定南蛮。从此,凡执此业者均供奉孔明为祖师爷。

  在海宁,民间上梁、节庆、婚嫁、丧葬、祝寿等活动,普遍需要使用粉塑的元宝、寿桃、吉祥人物等,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家在海宁斜桥镇路仲村的粉塑艺人陆月堂,是一位远近闻名的“粉塑”高手,今年已87岁高龄,他做出的粉塑人物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他家的这项传统手艺被列入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陆月堂老人说,粉塑可是个技术活,用双手通过揉、捏、掐、刻等多种手法,做出各种人物造型,而且形象逼真、色彩纷呈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干这一行已经60多年了,远近每有人家造新房时,亲戚朋友总要送上一担上梁元宝,其中至亲要送上“粉塑”的上梁元宝,以祝贺上梁大喜,财源广进,家庭和谐。忙的时候,我们祖孙三代一起动手都来不及。

  看着儿孙们现在的手艺,陆月堂老人开心地说,我年纪大了,希望下一代能够学好粉塑这个行当,我曾担心粉塑在我手里失传,现在看起来,他们做得比我好,我蛮开心。

  陆月堂的孙子陆益飞说,粉塑是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也是我们家的传统,我们希望把粉塑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