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水乡茶事

2012-07-09 08:51 作者:许岩 来源:嘉兴故事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我喜欢吃茶,吃到了今天,四十多年了。 今夕何夕?水清茶香。往事随之浮现眼前。 水乡人吃茶的方式主要是孵茶馆。水乡茶馆很多,不说城镇的,离镇略远的农村,所谓乡下小茶馆,也是三里一店,五里一馆的。据《嘉善县志》记载:一九四八年,全县有茶馆三百〇

  我喜欢吃茶,吃到了今天,四十多年了。

  今夕何夕?水清茶香。往事随之浮现眼前。

  水乡人吃茶的方式主要是孵茶馆。水乡茶馆很多,不说城镇的,离镇略远的农村,所谓乡下小茶馆,也是三里一店,五里一馆的。据《嘉善县志》记载:一九四八年,全县有茶馆三百〇七家。江南茶馆之多,令人不敢相信。

  我印象深刻的茶馆在乡镇,在乡下。 

  乡镇茶馆大多依街傍水而筑,两面靠河的最佳,乌镇访卢阁即是代表。

  初访访卢阁,那是一九八五年的初夏。这是乌镇最好的茶馆,据说茅盾的父亲当年也常去。访卢阁属典型的明清木结构建筑,位于乌镇中市应家桥南堍,坐西向东,面向中市大街,背倚车溪市河,俯临东市河,位置极好。茶馆的来历,有一段故事:唐朝茶圣陆羽来茶馆访问主人卢仝,传授制茶方法。陆羽走后,茶客们为茶馆没有个好名字而犯愁。其中一位忽然高叫:“有了,陆羽是茶圣,来访问卢仝,很是难得。这茶馆就叫‘访卢阁’,绝妙呀!”大家一起叫好。卢仝也赞同,说,这个名字有纪念意义,就将茶馆起名“访卢阁”。

  访卢阁吃茶。三五朋友,一壶开化龙顶或安吉白茶就可以了,两三茶点,一小碟蜜饯也足矣。坐在仿古红木椅子上,凭窗品茗,满嘴都是鲜香清明的味道。乌镇即在眼下,左右环顾,看景看人,吃茶亦风雅。

  过了好长时间,我拍电视广告片《乌镇》,就首先想起访庐阁,于是全部十几个镜头都放在访庐阁内拍。广告片的创意是“原汁原味”,把吃茶、赏景和“原汁原味”联系到一起。这个片子后来还得了全国电视广告评比二等奖。

  乌镇西栅也有好几家茶馆,集中在老街券门附近。有一家特制了一只铜制的大茶壶,底部直径足有一米,生水从壶身灌进去,即刻开水就从壶嘴吐出来了,好奇得很,引来不少路人驻足观望。茶馆生意兴隆,每天熙熙攘攘的。

  有些茶馆还推出吃夜茶的服务,并请说书人前来茶馆说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就在新篁的一家茶馆听了几夜评弹。店内多亮着一盏汽油灯,一男一女,一只三弦,一张琵琶,长篇评弹《白蛇传》就开演了。无论是开篇,还是正书,吴侬细语,委婉动人,说噱弹唱,妙趣横生,相当过瘾,吊足了茶客的胃口。适时茶的味道似乎也更好吃了。

  盛夏,蝉鸣蛙叫,此起彼伏。

  这时节,茶馆里的画面是最精彩的。我曾在嘉兴南门、东门、北门和人民公园的茶馆转悠,去北门中基路的一家茶馆还带着相机,边吃茶,边拍照。 嘉兴人吃茶,即便屋内闷热,吃茶照样不误。夏季,几乎人人赤膊,一个个黝黑的光溜溜的胴体,黄澄澄一片。从外面进来准会误以为走进澡堂。茶客们手执蒲扇,桌头、肩上挂放着毛巾,吃茶姿态各异,既恬淡又平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天如此,都是老茶客了。吃茶已成为渗透到水乡人骨子里的一种享受。每到这个时辰,不用大脑,脚步也会往茶馆这个方向走。茶馆也无疑成为江南水乡的一个鲜明的符号。

  一红衣姑娘拎着装了几尺花布的菜篮进来,搀扶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慢慢走出门去。逆光下,一老一少的背影画面很是完美。凝望间,我竟忘了拿出相机,但这个背影牢牢铭记在脑海里。

  亦苦亦香中,体味人生杂味,很是惆怅兼深远辽阔,意味无穷。想起李煜的词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呜呼!唯剩有丝丝幽怨缠绵起伏。感叹日月如梭也好,事与愿违也罢,人生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合展浮沉,来日方长呀,让种种愁绪慢慢在茶中消解吧。

  吃茶是种生活,更是种文化。

  我会一直吃下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