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南社西塘社友的足迹--纪念南社成立一百周年(6)

2012-11-19 09:48 作者:金梅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与蔡韶声相似的还有李达三。他也喜欢掇拾一些地方轶事,《红蚕室漫录》即是,也好作诗词。1981年笔者曾采访过他,他当场回忆了陪同柳亚子看灯后所写下的踏灯词:年纪盈盈过十三,红绳小辫发参缠,怜渠未是江南种,


  与蔡韶声相似的还有李达三。他也喜欢掇拾一些地方轶事,《红蚕室漫录》即是,也好作诗词。1981年笔者曾采访过他,他当场回忆了陪同柳亚子看灯后所写下的踏灯词:“年纪盈盈过十三,红绳小辫发参缠,怜渠未是江南种,不解温存只解憨。”这是写灯会上一个江北姑娘提灯的情景。因为他很早就做印刷行业,凡是后来的《平川》、《胥社雅集诗》等社友作品,大多由他来付梓。对于黑暗社会的种种不平,他也常有文章揭露。外表看他十分斯文,但文风犀利,在《五卅感言》一文中对英国巡捕枪杀中国学生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观其行文,活脱一个热血青年。李达三曾作《平川棹歌》百首,后经整理刊于县政协文史资料。

  还值得一提的是李彝士,他也一直没有离开过故乡,他所作诗文大多为写景抒情,且通书画,写得一手秀丽好字,不了解之人还以为出于女性手笔。他的诗作以写景为主,借景寄情。他也好为他人题画诗,也好描写故乡特产,有一首《虾饼》尤为生趣。著名书画家邱洛羊先生曾书录过他的诗作。

  胡蒙子先生是南社西塘社友中较特殊的一员。他也一生从教,与柳亚子早就熟识,但因一直在外,未曾参与柳亚子、陈巢南等人在西塘的活动。1918年,他曾作为浙江省教育代表团,东渡日本考察日本的师范学校教育。1925年“五卅”惨案时,时在上海浦东中学担任学监的他,与学生们一起上街参加了游行示威,到英租界向英帝国主义声讨、抗议。

  1923年新南社成立后,西塘的社员除余十眉、余湘父子及少数社员外,都停止了活动。南社的成分很复杂,其中有不少人反对新文化运动,也有不少人逐渐转向政治,也有不少人畏惧政治,从教、从商都有。江雪塍在南社社员的名册中是没有的。因笔者在翻阅有关资料中看到,他在西塘南社社友的活动中也有出现,也曾当面询问过其子江蔚云先生,他的回答也有矛盾,一是说所有的活动都由他出资。因其他社友都不具条件,但他为人低调不出面。另有一次笔者再问他时,他回答其父大概是的。最近,由柳亚子纪念馆殷女士查询考证,认为江雪塍可能是遗漏的,而且说遗漏者不止他一人。然而目前有关他这方面的资料还少见。

  南社的整个活动时间是较短的,且受多方面局限,但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社团史的开创者,其规模和影响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足迹。南社的活动也局限于一些文化人士。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发展,社会上的种种矛盾和政治斗争造成了南社内部人员思想的必然分歧。有的投身国民党,有的靠向共产党。如何挖掘不知名的社友所经历的事情,对深入研究南社及当年的社会背景、文化思潮等,都将更有裨益。

  在这样一段大革命前后特殊的历史时期里,在小小的西塘镇上,有那么一班不知名的文化人也曾热血沸腾过,跟随着进步的潮流,用他们的诗文大胆地暴露了爱国思想,他们的作品是西塘的一笔文化遗产,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的。

  在南社诞生100周年之际,特作拙文以示纪念。
  
  
  参考书目:《南社西塘社友遗稿》2006年古吴轩出版社
  《南社史长编》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柳亚子文集》198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