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陆费逵之女:“我要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2)

2014-04-09 09:06 作者:朱梁峰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印象】 关心书局,更关心国家大事 1925年,我出生前爷爷陆费炆正好病危。按照老一辈人的迷信说法,爷爷过世之前我是不能出生的。于是妈妈一直喝安胎药,拖了十几天才把我生下来。所以我小时候身体就不好,直到3岁


  【印象】 关心书局, 更关心国家大事

  1925年,我出生前爷爷陆费炆正好病危。按照老一辈人的迷信说法,爷爷过世之前我是不能出生的。于是妈妈一直喝安胎药,拖了十几天才把我生下来。所以我小时候身体就不好,直到3岁还站不住,也少不了需要父亲母亲加倍照看。直到1941年父亲去世的16年间,我们一家人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一起,亲眼看着他在乱世之中,为了书局呕心沥血。他像家长一样关心中华书局的人,关心政治又不愿参与政治。他博览群书,有渊博的知识,高深的文化素养,在家中常谈古论今,出口成文。 

                       ——陆费铭琇

1996年香港,为陆费逵墓立碑(碑左为陆费铭琪一家,碑右为陆费铭琇一家)
  
  从卧室门口到客厅的沙发旁,短短五六米的距离,陆费铭琇整整用了一分钟。“很多事一直压在我心底,我要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如果这些再不跟家乡的人说,我要跟谁说呢?”老人缓缓坐下,吸了一口气,微微沉吟着,似乎在从一个杂乱的线团中找一个线头,然后把历史从记忆深处拉回。

  陆费铭琇出生那一年,中国的土地上风雨飘摇。孙中山逝世,“五卅”惨案爆发,军阀混战不断。中华书局,却在经历了13年坎坷发展后,渐渐迎来了黄金期。等铭琇懂事后,书局已有“远东第一”的称号。

  “书局事业蒸蒸日上,外人总以为陆费家发家了,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父亲的工资比书局一些高级职工还要低一点。至于股票和分红,都投入了书局再生产。”陆费铭琇记得,父亲只在闸北买过一套小房子,后来再也没有住过。十多年内多次搬家,最后搬到法租界的巨波来斯路(现在的安福路)。

  出于安全考虑,陆费逵并不让三个孩子去学校上课,而是请了家庭教师,还制定了一些家规,比如不许打扮,客人来了不许上桌吃饭,生活要自理等等。那个年代随时笼罩着战争的阴云,陆费逵要求孩子必须学会吃苦。“有时我们一人一个小板凳,面前一碗米饭,配一碗菜,但菜必须等米饭吃完以后才能吃。父亲告诉我们,如果遇到打仗找不到菜吃时,吃米饭也能活得好。”

  除了关心书局,陆费逵更关心国家大事。“八·一三”事变后,陆费逵让妻子杨敬勤买了不少布匹和棉花,由她组织妇女赶制棉衣裤,送到前线给战士们御寒。日寇进攻上海火烧闸北时,年幼的陆费铭琇和哥哥姐姐要到楼顶去看战火。父亲勃然大怒,训斥道:“你们想看什么,难道你们忍心观看中国人的房屋和人民被日本人烧光杀死吗?”

  1937年春,中华书局资本扩充至400万元,在全国各地、新加坡开设40余个分局,年营业额约1000万元,进入全盛时期。然而不久日军全面侵华,在上海沦陷前夕的一个夜晚,陆费逵一家带了几只手提箱,乘小船摆渡至停在黄浦江口的轮船,前往香港。

  在那里,陆费逵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四年。

顶一下
(9)
69.2%
踩一下
(4)
30.8%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