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木心的家世和早年生活(下)

2019-10-28 16:07 作者:高玉林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木心(1927~2011) 诗人 文学家 画家 六、母亲为师 乌镇东栅财神湾一八二至一八六号是木心的故居。木心在《乌镇》一文中这样写道:明清年间,乌镇无疑是官商竞占之埠,兵盗必争之地,上溯则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在此读书,斟酌《文


木心(1927~2011)  诗人 文学家 画家

  六、母亲为师
  
  乌镇东栅财神湾一八二至一八六号是木心的故居。木心在《乌镇》 一文中这样写道:“明清年间,乌镇无疑是官商竞占之埠,兵盗必争之地,上溯则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在此读书,斟酌《文选》……唐朝的银杏树至今布叶垂荫、葱茏可爱。乌镇的历代后彦,学而优则仕,仕而归则商,豪门巨宅,林园相连,亭榭、画舫、藏书楼……寻常百姓也不乏出口成章、白壁题诗者,故每逢喜庆吊唁红白事,贺幛挽联挂得密密层层,来宾指指点点都能说出一番道理。骚士结社,清客成帮,琴棋书画样样来得,而我,年年‘良辰美景奈何天’,小小年纪,已不胜惆怅‘赏心乐事谁家园’了。”这段文字说明,木心对童年时代的乌镇记忆犹新,乌镇的人文历史对他印象很深。还有家庭环境的熏陶和长辈对他的启蒙,“少小的我已感知传统的交化,在都市在乡村在我家男仆的白壁题诗中缓缓地流,外婆精通《周易》,祖母为我讲《大乘五蕴论》,这里,那里,总会遇到真心爱读书的人,谈起来,卓有见地,品味纯贞……”(木心《迟迟告白》)木心儿时在家中,经常听到仆佣热衷于谈论《七侠五义》之类的故事,他的叔兄长辈居然日日去书场听书(评弹曲艺),回家便高谈阔论,海伯伯喝了烧酒后诗兴大发,白壁题诗,还有女佣陈妈唱出的谣俗之美……传统文化对少年木心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同时,熟悉的生活,亲身的体验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当年的东栅大街全是店铺、作坊、居民住宅。早晨,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货物庶盛繁缛。餐馆里的炒锅声、碗盏相击声,木工作坊的锯刨声,铁匠铺里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刨烟作坊里吱吱的刨烟声,弹棉花店里绷绷的弹棉絮声,鱼行、肉店的叫卖声,顾客与店主的讨价还价声,茶馆里的吃茶人高谈阔论、人声鼎沸,还有住屋里小孩的哭叫声,妇女的谩骂声……一片嘈杂声不绝于耳。

  财神湾是东市河的转船湾,东市河在这里形成一个曲折处,沿河用整齐的花岗岩条石筑起连续的“石桥洞”(伸向河中的石级)和石帮岸,以便乡下来的航船或外地来的货船在转船湾调头或停靠。岸上沿街又建有瓦木结构的凉棚。凉棚的西边街角有一个财神堂,这是人们求神发财之处。行人至此喜欢点上香烛、顶礼膜拜。财神湾也由此而得名。逢年过节,这里也是东栅市民的游娱之地,木偶戏、拉洋片、做棉花糖、“小热昏”卖梨膏糖……都在这片凉棚下。近中午,这闹忙的集市逐渐散去了。一直到黄昏,才又是另外一种热闹开始,油坊、冶坊、刨烟作坊、打铁铺、木工场的工人满街走,买醉寻衅,呼幺喝六……而午后到傍晚这一段长辰光,街上行人稀少,走江湖的算命瞎子一声声“叮、叮……”使人兴起欲知一生祸福的好奇心。

  有一天,母亲去外婆家办事。一伙表姐妹兄弟到木心家来玩。少年木心突发一个主意,欲戳穿算命是一派胡言乱语。设计是巧妙的:他们扶陈妈(女佣)出来,叫她“奶奶”“外婆”。陈妈报了生辰八字,瞎子凝神掐指,悠悠问道:“老太太可是记错了生辰八字?”接着愠怒地说:“如果是府上佣人的八字,差不多。我算!”木心骑虎难下就说:“就算‘差不多’,你讲吧!”瞎子弹起三弦,连说带唱:“早年丧父母,孤女没兄弟,三次嫁人,克死二夫,一夫尚在,如狼似虎……”最后,陈妈逃回厨房号啕大哭……这件事母亲知道后心里不快。母亲严肃地对少年木心说:“做人要讲慈善,聪明要用在正事上,不能捉弄人。”

  其实,母亲很欣赏木心的聪慧,也重视孩子的单纯直觉的眼光。不论女佣男工,凡是将要参与他家生活的外来者,母亲都会悄悄询问木心和姐姐。如果后来证明受雇者确实行事有方,忠心得力,母亲会高兴地称赞并鼓励他:“要学,学会识人!”

  木心在《童年随之而去》一文中自述:那次随母亲去杭州睡狮庵做完佛事上船回家时,童年木心把那只越窑小碗忘在庵里时,母亲轻声吩咐船夫上山去取。当童年木心“用碗舀了河水顺水泼去”,不小心脱手,碗飞掉时,母亲仍平静地说:“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会有人捞起来的……这样的事情以后多着呢。”轻轻的一句,既原谅他,又教育了他。对此,木心成年后记忆犹新,此时才真正理解母亲说的话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母亲是木心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对木心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母亲沈珍是个知书达理又勤奋好学的能干女人。家里有一个书房藏有唐诗宋词、四诗五经,还有许多民国版本的中外图书,如《希腊神话》和《旧约》、《新约》等等。母亲有空闲就进书房舞文弄墨。夏天的夜晚,一家人坐在后花园里乘凉时,母亲教木心背诵《易经》的口诀。木心从小读唐诗都是母亲教的,即使在“逃难”时,也不忘记教他读书。在《文学回忆录》中,木心说:“教我读杜诗的老师,是我母亲,时为抗战逃难期间。我年纪小,母亲讲解了,才觉得好。因此闹了话柄:有一次家宴,谈起沈雁冰(茅盾)的父亲死后,他母亲亲笔作了挽联。有人说难得,有人说普通,有人说章太炎夫人汤国梨诗好(汤是乌镇人),我忍不住说:‘写诗么至少要像杜甫那样才好说写诗。’亲戚长辈哄堂大笑,有的认为我狂妄,有的说我将来要做呆头女婿,有的解围道:童言无忌,童言无忌。更有挖苦的,说我是‘四金刚腾云,悬空八只脚’。我窘得面红耳赤,想想呢,自己没说错,要害是‘至少’两字,其他人根本没有位置,亲戚们当然要笑我亵渎神圣……”木心回忆的这件童年趣事正是发生在木心母子从乌镇逃难到嘉兴之时——那是在木心表哥邵传统家的家宴上。

顶一下
(17)
68%
踩一下
(8)
32%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