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那年公社来了医疗队

2015-08-08 09:07 作者:沈志荣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油车港镇的栖真有个村子叫茅家浜,1949年前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曾经流传着一首充满农民血泪的歌谣:“不要绳上死,不要河里死,只要到茅家浜里去做女婿,不到三年就要死。”

  

  旧时代的农村,缺医少药。农民生病根本治不起,只能挺着,小病或许能挺过去,要是得了大病,那就只能等死。油车港镇的栖真有个村子叫茅家浜,1949年前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曾经流传着一首充满农民血泪的歌谣:“不要绳上死,不要河里死,只要到茅家浜里去做女婿,不到三年就要死。”那可是“千村霹雳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真实写照。1949年后,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也曾采取过多种措施设法解决,但当时农村科班出身的医生很少,普遍存在缺医少药的问题,政府也很难一朝一夕改变这一严酷现实。因此,派遣城市的医生组成巡回医疗队,下乡为农村送医送药、培养自己“养得起”的医生给农民治病就显得十分迫切了。那个时候,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民迫切需要的不是高、精、尖的医生,他们需要的是能懂得基本医疗常识,会打针、消毒,会包扎小伤口,会治疗常见病,会预防流行病、传染病的医生就可以了。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指出,“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这样,全国范围内便开始了“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的培训,“赤脚医生”这一被称之为新生事物的名词也就应运而生了。所以,确切地说,是毛泽东的“六二六”指示催生了中国的“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大都是农家子弟,也有下乡知识青年,学历更是参差不齐,有小学毕业的,也有初中毕业的,高中学历不多。对他们经过一两个月速成式短期培训,掌握了些基本医疗知识,旋即承担起为广大农民防病治病的重任。“赤脚医生”被界定为“赤脚”,也即半农半医,他们肩背装备简陋的药箱,任劳任怨地行医乡间,宣传卫生保健知识,还定期不定期地做预防传染病、流行病的工作,更要面朝黄土不忘农民本色。为了给农民节省治病成本,有的大队合作医疗站还建立起颇具规模的中草药种植基地、中草药房等;“赤脚医生”还自己采药给农民治病,教农民识别常见的中草药,使农民能自己给自己治疗。由此观之,他们那时发挥的作用是空前巨大的,是他们使广大农民不再受一年不知道要患几次的常见病的折磨,把很多农民从以前很可能死亡的状态下挽救了过来,还使很多传染病、流行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赤脚医生”对改变当时中国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农村落后的卫生面貌,对开展预防工作和促进农业生产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卫生革命》医疗简报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