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高家洋房和南薰曲社(下)

2017-10-20 10:14 作者:张卫平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高仲兰在高公升酱造坊退股后,他的股份由高叔荃购进,所以当时高公升酱造坊的老板实际上是高叔荃、高季乡、高伯衡三兄弟,由高季乡的儿子高志豪任经理,高志豪也是南薰曲社的骨干成员。高季乡另外有个儿子叫高剑飞,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当时任新华社记者,

  高仲兰在高公升酱造坊退股后,他的股份由高叔荃购进,所以当时高公升酱造坊的老板实际上是高叔荃、高季乡、高伯衡三兄弟,由高季乡的儿子高志豪任经理,高志豪也是南薰曲社的骨干成员。高季乡另外有个儿子叫高剑飞,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当时任新华社记者,在板门店参加中美朝鲜停战会议时被地雷炸死,后被追认为烈士。高公升酱造坊后来公私合营了。高志豪当选为嘉兴市第一届政协主席,后又出任嘉兴市烈军属制品厂厂长。

  南薰曲社的另一个成员高警时去世较早,抗战胜利后就得脑癌死了,学的也是商科。高之熊回忆说,高家的家教很严,不准纳妾,一般正室去世三年后才能续弦。高警时却在外面公然纳妾,曾被家里叫回来关在笼子里以示惩戒。1929年,高警时倡议成立槜李金石书画社,高警时善画,师从仲小某。高志豪也善画,师从沈馥岩。高仲兰的另一个儿子叫高日权,字时杰,也是南薰曲社社员,毕业于上海青年会商业专科。

  南薰曲社当年的笛师陈宝珊(字延甫,生卒不详),嘉兴人,专擅曲笛,兼长锣鼓,司笛信守“兴工”风范,为许鸿宾门下昆曲弟子,常应邀到场。杭州宜社沈本千(新塍人)为之指拍,亦常在座。南薰曲社有些像现在的高级会所,并不对一般老百姓开放,所参加者据说只有高氏亲戚几人而已。昆曲最大的特点就是载歌载舞,虚实结合,形神皆备。昆曲是高氏叔侄的爱好,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拍曲,聘请姑苏全福班演员为之说戏。因为富有,故而行头全备,对外名声在怡情曲社之上。

  1923年,嘉兴在精严寺举行赈济水灾游艺会,会上有昆曲演出,班底是姑苏的全福班,高氏的南薰曲社搬演了剧目《问探》、《楼会》等。1933年,银星大戏院初建,怡情曲社主办,邀请昆曲小班仙霓社来演出数天,卖座甚佳。其中南薰曲社也客串演出《长生殿·小宴》。这年冬天,高家人又转而喜爱京剧,邀集商界中人,组成九九社。作为京昆票房,他们曾在文明戏园举行过一次昆曲彩排,班底还是全福班,这次彩排可以说是怡情曲社和南薰曲社的共同演出,日夜两场,八十高龄的海宁耐园主人王欣甫也是座上之客。九九社因为次年江浙的卢齐之战而风流云散。

  高之熊老先生可以说是高家最后的少爷,一生也很坎坷。他的父亲高日槃,字履新,从十八岁时就患有肺结核不能理事,所以高之熊尚在秀州中学读书时就接管了高氏在新塍、乌镇及嘉兴的大部分资产。当他十三岁时,祖父高叔荃就教会他各种工商知识和如何看中西账本。后来经历了公私合营和“文革”,高之熊本人也被冤入狱。平反后,政府给予其一定经济补助,现在生活在城南花园。

  我们一行四人这次和高之熊老先生一起探寻高家洋房、高家祠堂,回忆高家与昆曲的种种往事,可以说收获很多,特别是许紫钰老师,她小时候就知道祖父也曾来高家洋房拍曲,显得很高兴。这个季节,高家洋房园中的枇杷正好成熟了,橙黄的果实挂满枝头,许老师很高兴地去采了几颗,吃着鲜甜的枇杷,许老师也由衷地希望昆曲之声能在这座老宅中重新响起。

  和高之熊老先生见面时,我带了自己新出版的长篇小说《枕梦江南》送给他,想不到第二天他就打电话给我,说是连夜看完了我的小说。高先生好奇,何以我如此年纪就能生动准确地还原旧上海的往事。他对我的小说评价很高,说有旧日的鸳鸯蝴蝶派的味道,却又自成一派。他说他少年时喜欢读巴尔扎克的小说,十一岁以前生活在上海,回到嘉兴后就读于民德小学。高家和湖州张静江家族有姻亲关系,所以他小时候住在上海的张家花园。我后来也有幸看到几张高之熊在张家花园的老照片,宅子、亭台楼阁、湖石假山,还有很新式的西洋游乐场。还有一张照片是他七八岁时穿着锦缎长衫坐在玩具小汽车中,地上铺着织花的大地毯。另一张照片是他母亲抱着他摄于嘉兴徐家埭的老宅中,高母一袭浅色的短袖旗袍,齐整的烫发,绣花鞋,坐在一个镂雕瓷绣墩上,侧面低头看向他,他则身穿绣花小毛衣,头顶几根毛发竖起,脸儿胖胖的憨憨的。之前,高母已生了三个女孩,他是唯一的男孩,身后有雕花屏风,这一刻的他无疑是母亲珍视的宝贝。再后来,他与母亲二十几年无法联系,有关他母亲的最后信息是人在香港。再后来就天涯海角,音讯全无。高先生还有一张照片也摄于徐家埭的高家老宅,十个小孩一排站在门前,或洋装或旗袍、长衫,后面的雕花大门上每扇都嵌着国外进口的彩色玻璃……也正因经历了真正的繁华,高老先生才会特别中意我笔下的旧上海的繁华一梦。人在长时间经历过逆境后依然能保持真性情是不容易的,高老先生给我留下就是这样依然故我的洒脱形象。

  从个人的经历出发,我理解和佩服高家人在那动荡的年月中坚持发展民族工业的那份执著和不易。特别是高叔荃,他既是一位商业领袖,同时也是南薰曲社的建立者,他当年开创的牛奶房、英语夜校等在当时都可说是引领社会新潮的事物。他在实业方面的成就让我想起了南通的张謇,而他热爱昆曲,在昆曲方面的实践,又让我想起了实业家穆藕初。高叔荃实业救国的道路是十分坎坷和不易的,也正因为他常年在商海中沉浮,才会热爱昆曲,昆曲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人短时间逃离现实和商场残酷的争斗。听闻而今政府有关部门将对高家洋房进行大规模修复,古老的昆曲依然回荡在嘉兴这片热土上,美好的东西终将延续。


高之熊与姐姐摄于上海张家花园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