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濮院被煤油灯照亮的日子

2018-02-07 15:43 作者:王建平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当年,我跟随母亲在濮院公社星星大队小学上学。那时,电力供应是严重不足,有些地方还没用上电,母亲住的那间不足16平米狭小的村小宿舍,就没有电灯。所以,到了晚上,使用的就是煤油灯。 这是一种典型的比较节油的煤油灯,上面有透明的玻璃灯罩,银灰色圆形

  当年,我跟随母亲在濮院公社星星大队小学上学。那时,电力供应是严重不足,有些地方还没用上电,母亲住的那间不足16平米狭小的村小宿舍,就没有电灯。所以,到了晚上,使用的就是煤油灯。

  这是一种典型的比较节油的煤油灯,上面有透明的玻璃灯罩,银灰色圆形灯座,灯罩下面有一个调试灯光的棍式旋钮用来调节亮度(这种煤油灯算是比较好的),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调节,控制灯光的亮度,从而节省煤油。这盏煤油灯虽然旧了,还是好用的。一天的大部分时间,煤油灯是放在床铺底下,到了晚上,把它拿出来,放在外面屋子的桌子上面。灯点亮后,由于透明的玻璃灯罩已经不太透明了,发出光是昏黄的、一闪一闪的。我和哥就在这灯光下看书做作业,时间一长,眼睛就会很累,我常想什么时候能够有一盏属于我一个人的新煤油灯。

  睡觉时,煤油灯又会被轻轻地端到房里去,放在小桌子上。昏暗的煤油灯下,在我还没睡着时,母亲不时用针稍捎挑一下灯心,让屋子亮堂些。我每每侧过身,只见灯光下,母亲静静地坐在凳子上织毛衣,有时好象是织错了,母亲就慢慢地拆掉已经织好的,再重新开始一针一针地织着。我知道母亲是不太会织毛衣的,为了省钱和给我们保暖,母亲就认真地学着织毛衣,尽管织不了花样好看的,然而穿在身上还是挺暖和的。这样,一、二个月后,一件毛衣就会织好。见我睡着了,母亲就将煤油灯端到外屋,为了省油,将旋钮转到最小,靠弱弱的灯光,母亲继续工作着,备课或批改学生的作业。 

  由于长时间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写字,我的眼睛常常红红的,慢慢地眼睛就近视了。母亲看着我红肿的双眼,非常心疼,过了半年,母亲就给我买了一盏带玻璃灯罩的崭新的煤油灯,满足了我的心愿。于是,这盏属于我的煤油灯一直陪伴我在村小整整三年。每当夜深人静,月光从窗子里透进来,与煤油灯的灯光交融,我便认真做作业或看书,昏暗的灯光轻轻摇曳着,照亮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跋涉。在这盏煤油灯下,我解答出了一个个难题,看了一本本的书籍,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在这盏煤油灯下,我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小学的全部课程,11岁那年我就到镇上的三中上了初一。

  那时候,在村小里读书的学生,早读的时候也经常会使用到煤油灯。尤其是冬天,天亮的比较晚,六点左右,分散在各个生产队的小学生们就早早起床,在晨星和月亮的陪伴下,陆陆续续地来学校了。来得太早或者村小停电(后来好象每只教室装了一只25瓦的灯)的时候,大家就小心翼翼地从讲台下拿出属于自己的煤油灯点上。

  当然,由于贫困,这一盏属于学生自己的“煤油灯”,和一般家里用的不一样,是大人们自制的。方法就是找个大点的药瓶,最好是墨水瓶,去掉塑料瓶盖,找一块薄铁皮剪成比瓶口稍大一点的圆片儿,在圆铁片上打个眼儿,用薄铁皮卷一根管子塞进眼儿里,再往管子里穿一根稍粗的棉花捻的“芯子”,最后再往瓶子里倒点煤油,如此,一个“煤油灯”就制成了。这“煤油灯”比商店里卖的最差的(就一只褐色瓶一块铁皮托座的那种)还要差,又因煤油紧张,也不是每个学生都有的,没有的学生就只能借旁边同学的光了,那些生活困难的学生家里用的也是这种“煤油灯”。

  就这样,清晨的村小!昏暗的教室里,用一块一块的旧门板搭成的“课桌”上,煤油灯渐次点燃,火苗在寒冷的空气里闪动,教室里星火点点。在老师的指导下,琅琅的读书声在灯影里激荡,充满教室,一直飘出窗外。因为教室人多,灯又近在脸前,翻课本、咳嗽时,稍不注意就会把这简陋的煤油灯给吹灭了。当然,孩子们自有办法,就是用稍大的纸把灯围起来,并在对着自己的纸筒前开个小窗,光便从里面照出来,煤油灯也就不会被吹灭了。记得有几个家里条件好一点的同学,带来有玻璃灯罩的煤油灯,大家会露出羡慕的眼光,因为它的光亮比墨水瓶制的煤油灯强多了,也不太会被风吹灭,更不会薰黑那张稚嫩的脸。

  我们就在这读书声中慢慢长大…

  70年代初,大队的各个村庄已经通了电,但由于电力不够,常常会突然停电,加上有些农户经济困难用不起电,所以煤油灯还是经常在使用。在我的记忆中,村里人也使用蜡烛,然而一方面嫌它价格高,用起来费钱,另一方面蜡烛容易被风吹灭,如果没人看着,又很不安全等原因,就不常用。因此,煤油灯的使用相对来说要更普遍一些。

  平时,煤油灯总被塞在不太显眼的地方或放在那个角落里,只有在停电的时候,人们才会想起它,当煤油灯的灯芯头被点燃,那如豆的火苗在黑暗中闪动起来的时候,屋里忽然就有了光,虽然那光并不耀眼夺目,但是人们总可以做些什么事了,心里也会有温暖感。为了省油,在一般情况下,每天的清晨和傍晚,只要还能看清人脸,村里的人家一般是不会提前点灯,要是个星稀月朗的夜晚,干脆就不点灯了。

  我上初一时,家在濮院镇上的南横街,晚上照明,已经主要使用电灯了。但仍不时地停电,每当停电了,我就把那盏母亲给我买的玻璃灯罩的煤油灯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用布擦净它上面的灰尘,端放在桌上,点亮后开始看书学习,当然有时也会爱惜羽毛般地捧在手中细细端详,心中会升起温暖的感觉。到我高中毕业时,电力供应已经基本能满足老百姓的生活要求,煤油灯也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时光如流水,煤油灯已经远离了我们。母亲给我买的那盏煤油灯,也因几次搬家不知去向。然被煤油灯照亮的日子,在我的记忆里始终闪亮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