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一张老照片背后的嘉兴茧事

2019-05-20 15:40 作者:周荣先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手头有一张老照片,尽管相纸已泛黄,但照片中所摄人物依旧清晰可辨。更可贵的是,在照片的背面,附有所摄人物的姓名,并记录了他们的工作单位。 这张老照片有题字:省第一期茧训班嘉兴县全体同学留念,1955年4月23日。照片的背面,记录了凤桥区合作社、马桥


  手头有一张老照片,尽管相纸已泛黄,但照片中所摄人物依旧清晰可辨。更可贵的是,在照片的背面,附有所摄人物的姓名,并记录了他们的工作单位。

  这张老照片有题字:省第一期茧训班嘉兴县全体同学留念,1955年4月23日。照片的背面,记录了凤桥区合作社、马桥区合作社、东河合作社、塘汇区合作社、新塍区合作社、澄典合作社等成员姓名,共计28人。

  照片由公私合营《西湖照相馆》拍摄,拍摄地风景优美,背景的亭子上有“西湖天下景”的匾额。据查,该亭坐落于风光秀丽的杭州孤山中山公园内。

  综合以上情况,“省第一期茧训班”应是“浙江省第一期茧训班”。这里的“合作社”,也不是农业合作社,而是“嘉兴县供销合作社”的下伸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合作社”一直是促进城乡物资交流的桥梁。从“茧训班”几个字可知,在浙江这个盛产丝绸的省份,“合作社”在收购蚕茧中的作用之重。

  嘉兴的缫丝业由来已久。据1990年第七期《丝绸》记载,1921年,浙江制丝一厂(位于海宁)创建,至1936年,嘉兴已有纬成鹤记、厚生、禾兴、秀纶、苕溪、长安、天成、双山等八家丝厂,总计1740部机器缫丝车。随着机器缫丝业的兴起,传统土丝业开始走向衰落,茧行应时而生。过去,收茧行业通称茧业,茧行又称茧厂(建国后改称茧站)。

  据了解,在清光绪十三年间,嘉兴茧行开始创设,约有105家之多。当时,各行为减少竞争及办事便利起见,在同业公会之组织基础上,成立分所。但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日军开始对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中国的蚕丝事业迅即衰落。尤其日军入侵江南后,茧业遭受损失之巨,难以计数。抗战胜利后,嘉兴蚕茧生产开始复苏,嘉兴县的开业茧行,从1940年的14家增加到1947年的29家。

  1949年5月上旬,嘉兴解放。正如嘉湖蚕区谚云:“蚕忙不如茧忙”,当时,春茧收烘工作迫在眉睫。于是,全省成立了五个收茧办事处,嘉属各县计有崇宁、嘉兴两处。崇宁处开业茧行20家,嘉兴处开业茧行28家。这两处,占到全省开业茧行93家的一半以上,可见嘉兴蚕茧业的兴旺发达。

  1951年起,蚕茧由浙江蚕丝分公司经营,委托供销社(又称合作社)代购包烘。为了更好地把收茧工作做好做细,浙江蚕丝分公司抽调当时嘉兴县下属各合作社从事蚕茧收的工作人员,定期培训。这张“省第一期茧训班嘉兴县全体同学留念”的老照片,就是当时培训的一个见证。

  这张老照片虽然已经过去了整整64个年头,却见证了当时我们国家对茧丝绸业发展的重视,同时也证明当时嘉兴茧丝绸业举足轻重的地位。照片上,我们看到,收茧人员绝大多数是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他们青春韶华、阳光灿烂,对工作和生活满怀憧憬和信心。“丝绸之路”因丝绸而起,嘉兴恰恰是丝绸的故乡。这张照片,为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平添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嘉兴记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