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风物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风物 > INTRODUCE

南湖菱(3)

2012-05-11 07:43 作者:陆明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真是人生有限书无尽,立秋过后的一天,老友陈家骥兄打电话告诉我,他在网上查到康熙年刻《紫桃轩杂缀》四卷、《又缀》三卷(李湄重修本),过录后,竟发现通常从《府志》读到的那一则笔记,缺佚春秋时吾地入楚,屈



  真是人生有限书无尽,立秋过后的一天,老友陈家骥兄打电话告诉我,他在网上查到康熙年刻《紫桃轩杂缀》四卷、《又缀》三卷(李湄重修本),过录后,竟发现通常从《府志》读到的那一则笔记,缺佚“春秋时吾地入楚,屈到所嗜,其即此耶”三句合十五字。“屈到所嗜”,典出《国语》卷十七“楚语上,屈建祭父不荐芰”。故事说楚国大夫屈到喜食菱,临死嘱家臣祭品要摆上菱。他的儿子屈建恪守礼制,认为国家规定有祭品的等级,其中重要的一条:不进献珍异的食物,不陈设众多的祭品。于是便不用菱祭祀,说:“我父亲虽然死了,但也不能因个人所嗜而违制呀。”古代的礼法不在本文涉及的范围,但由此可见菱(芰)在春秋战国时,尚属“珍异”,还不曾被广泛种养。又由此想到,远在七千年前的马家滨文化时期,不大可能会有栽培的家菱,那一颗出土的炭化圆角菱,最多也就是那时候野生菱的孑遗。

  屈到嗜芰,于菱史不无小补。

  李日华字君实,号竹懒。生于明代嘉靖四十四年(1565),去世于崇祯八年(1635),嘉兴人。工书画,精鉴赏,风流博雅。作小品文,在晚明有很高成就。

《味水轩日记》(李日华 著)

  君实先生中年辞官归田终养老父,里居长达二十余年。这一长时期,先生有从万历三十七年到万历四十四年合八卷的《味水轩日记》。日记卷二、万历三十八年(1610)九月九日记:

  “九日,由谢村取余杭道。曲溪浅渚,被水皆菱角,有深浅红及惨碧三色。舟行,掬手可取,而不设塍堑。僻地俗淳,此亦可见。余坐篷底,阅所携《康乐集》,遇一秀句,则引一酹。酒渴思解,奴子康素工掠食,偶命之,甚资咀嚼。平生耻为不义,此其愧心者也。……”

  由谢村取余杭道,这显然已出嘉兴境。日记所记,是君实先生舟次余杭道中的一桩佚事;酒渴思食菱(菱可以醒酒),命康奴掠之,仿佛可睹主仆二人声容。野航寂寂,随手摘几个菱吃吃,这

  在今天的道德层面上,恕我打一句乡谈:格么有点啥希?但观先生引申到“不义”、“愧心”,使我想到“屈到嗜芰”在明末的士大夫中恐怕依然是一个熟典。

  日记记余杭道中的菱 “有深浅红及惨碧三色”,盖深红,四角刺,个儿不大,应该是小红菱;浅红的,两角,个儿大,便是俗称的弯菱、环菱;惨碧不是小青菱那种翠绿,是绿里泛点儿白的,它应当是两个尖角水平伸展的三角菱吧。(清末嘉善诗人周斌说他家乡产三角菱,俗名青光头,滋味较胜南湖菱,这里又见到“深爱”,可发一噱。)

  惨碧不是小青菱,这跟“西不逾陡门”也是相符的。船走运河,过陡门、出桐乡境,便是直抵临安的余杭道了。

  小青菱是四个角刺,但有一种两角短而圆,状近馄饨,产在南湖的。《府志》所记“南湖产小青菱别是一种,渔洋先生曾以之入诗”,说的即是此物。南湖无角菱是由这种两角的小青菱、经多年选种培育而成的。

  王渔洋的“小青菱出湖中”,诗注于康熙年间,从康熙到乾隆相隔一个雍正朝,雍正的十三年里,南湖是否已产无角菱,无文字记载可凭。南湖无角菱最早有文字可凭的,便是前引项映薇所记:“菱以南湖产者为最,所谓南荡菱也。角圆而壳薄,肉细而味甜……”

  项映薇字朱树,嘉兴项氏天籁阁后裔。著作有《万绿山庄词稿》、《古禾杂识》等。雍正七年(1729)生,乾隆五十四年(1789)殁。假定从乾隆元年算起,南湖之无角菱,迄今已二百七十余年。
顶一下
(2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