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风物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风物 > INTRODUCE

蓑衣

2016-11-01 08:23 作者:蒋陈华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秋高气爽,下乡作客,探望老友。在老支书董永春的老屋廊檐下,看到挂着一件蓑衣。龙阿叔,你这件蓑衣怎么还不丢掉?农民雨天有三宝:蓑衣、钉鞋和箬帽。现在,乡下除了箬帽,蓑衣和钉鞋已经非常少见,我舍不得丢掉呢!放着看看也是蛮好的。 蓑衣的起源很早,

  秋高气爽,下乡作客,探望老友。在老支书董永春的老屋廊檐下,看到挂着一件蓑衣。“龙阿叔,你这件蓑衣怎么还不丢掉?”“农民雨天有三宝:蓑衣、钉鞋和箬帽。现在,乡下除了箬帽,蓑衣和钉鞋已经非常少见,我舍不得丢掉呢!放着看看也是蛮好的。”

  蓑衣的起源很早,它像其他农具一样,是老祖宗的伟大创造,是挡风遮雨最好的工具之一。嘉兴的乡下,蓑衣有两种——草蓑衣和棕蓑衣。前者用的原料是蓑草,后者用的是棕树皮。蓑衣一般分为上衣和下裙。上衣又叫“蓑衣披”,很像古代穿的坎肩,披在身上,露出两条胳膊利于劳作。圆圆的领口,前面开襟,有细细的绳,可以系牢。下面的又叫“蓑衣裙”,颇像古代妇女穿的吊带裙,用两条绳带吊在肩上,裙腰宽大,像条围裙,长至膝盖,可随意摆动,方便主人甩开大步走路,憋着力气挑担,赶着老牛耕田。

  乡民穿蓑衣一定和戴箬帽相配合,不然雨水从头颈里一直往下灌,全身淋得湿答答的,像个落汤鸡。穷苦的乡民,一般置不起用棕皮做成的棕蓑衣,只能穿上草蓑衣。为了节省,有时只戴着箬帽在雨中行走,只有在大雨里才舍得披上那件蓑衣。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我没有听过歌唱蓑衣的曲子,它只是沉睡在古典的诗词之中。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鹭在飞,水在流,鱼在嬉,画的中心则是头戴箬笠,身披蓑衣的渔父,这江南的景色一半是属于蓑衣的。

  诗词里的蓑衣是浪漫的,而日常生活中,蓑衣也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家用物件,与锄头、镰刀一起,静默相对。然而,战争年代,蓑衣也曾立下汗马功劳。

  王江泾镇双桥一带,流传着“蓑衣救人”的真实的故事。在抗战时期,沈如淙在嘉兴新塍一带发动群众打游击,抗击日寇。当时他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工作。有一次,在嘉兴活动,被日本兵发现,沈如淙就设法甩掉尾巴,转身回新塍。那天正下着雨,半路上碰见一个人正在田野放牛。那人正是双桥村蓝荷湾的永倪。他见了沈如淙,就把自己身上的蓑衣脱下来给沈穿上,叫他把裤脚管卷起,并把牛绳给了他,自己则冒着雨匆匆离开。等到日本兵赶来,只看见一个穿着蓑衣的放牛农民,前面走过去的是个小个子的永倪,便追上去问,有没有看到一个教书模样的人?永倪摇摇头。日本兵只好回嘉兴。

  后来,沈如淙穿蓑衣假扮放牛农民骗过鬼子的故事,就此传开了。在不平常的年代,一件平常的物件,也会有不平凡的作用。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