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风物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风物 > INTRODUCE

精粉头

2018-01-22 10:11 作者:嘉兴故事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上世纪40年代初,王店镇上有几家专卖精粉头的店。所谓精粉头,是王店镇上居民的叫法,其实就是现在的粉丝。精粉头比粉丝粗,足有小孩的手指那么粗。 在专卖精粉头的店家中,要数镇东一姓袁名秋林的最为出众,广受食客青睐。 袁秋林,江苏无锡人氏,当年四十

  上世纪40年代初,王店镇上有几家专卖“精粉头”的店。所谓精粉头,是王店镇上居民的叫法,其实就是现在的粉丝。精粉头比粉丝粗,足有小孩的手指那么粗。

  在专卖精粉头的店家中,要数镇东一姓袁名秋林的最为出众,广受食客青睐。

  袁秋林,江苏无锡人氏,当年四十开外,身材高大,留有一撮小胡子。他抗战中期从无锡移居王店,专卖肚肺精粉头。他制作的精粉头,比现在的粉丝粗且嚼起来更细腻、滑爽。制作材料取蚕豆粉和绿豆粉,按比例配比,烧煮时熟而不烂。如当时吃不完,第二次再煮,仍保持原状。干精粉有筷子那么粗,因此,烧煮时要预先在水里浸泡,直至柔软,再用清水冲洗。

  肚肺精粉头在烧煮过程中,先将预先洗净的猪肚、猪肺、猪心烧煮至酥透,去掉浮沫,将猪肚、猪肺、猪心捞出后再将泡软的精粉头倒入汤中煮沸、焖烧,直至精粉头完全煮透,呈白色,然后倒入一口直径约60厘米的紫铜大锅中。这口紫铜大锅是特制的,里面除了盛放精粉头外,还有几个小格盛放事先切好的肚片、肺头和猪心。出摊的担子上,前边是锅下一口灶,烧着炭火;后边放着碗和汤匙等器皿,一副担子足有四五十斤重。

  每天下午3时许,老袁便从镇东一路挑担挑到镇西,全程三里长,沿途吆喝,遇有食客,老袁便停下担子,应酬食客。我家住在镇中央,母亲特别喜食精粉头,每当老袁一来,便从家里的橱柜中拿出两只大碗,花上一毛钱,买上两碗精粉头。当然,一碗母亲吃,一碗是我吃。当时我已六岁,吃不完的就扒到母亲碗里。由于精粉头深受王店居民的喜爱,往往供不应求。后来,袁秋林又添了一副担子,和大儿子袁雪根父子同上阵,生意越发好了。傍晚时,父子俩的精粉头都是锅底朝天,卖个精光。

  新中国成立前夕,袁秋林积累了一定资本,不再卖精粉头了,也不再租住别人的房子,花钱造了新屋,改为经营浆粽店。父子俩的精粉头担子转让给了老乡老周等人。

  因小时吃过袁秋林味道鲜美的肚肺精粉头,待我稍大些上了学,仍爱吃老周的肚肺精粉头。每次放学,已是饥肠辘辘的我守在家门口,听到卖肚肺精粉头的吆喝声,便会从家取出一只蓝边大碗,在母亲那里要上五分钱,寻声而去。老周收过钱,接过碗,盛上满满一碗,再用一把剪刀往碗里剪上一些肚丝、肺头、肺心,然后撒上少许“佛手牌”味精和小葱,并嘱咐我拿稳,小心烫手。我接过碗,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胃口大开。我小心翼翼捧着碗,慢慢地走,生怕里面的精粉头晃出来。到家后,我用汤匙拨弄着,母亲走过来嘱我慢慢吃,莫烫着喉咙。

  到了上世纪50年代后期,王店镇上再也听不到精粉头的叫卖声,再也见不到肚肺精粉头的影子了。直到如今,无人再传承王店的这份名小吃,真是令人扼腕啊!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