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风物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风物 > INTRODUCE

明清两代濮院的庙会 佑圣会、东岳会与中秋神会(下)

2021-05-31 16:09 作者:邹汉明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却说三月二十八日濮院东岳会那天,身体敦壮的十二位本地小伙子,披头散发,面孔上涂满油彩,手执钢叉,作传统力士的装束。民间这叫五道七煞(正好十二人),模仿的是辟邪的神灵。出会的时候,须宰杀一只雄鸡,将鸡血滴沥在钢叉上。队伍一边沿街行走,一边跳

  却说三月二十八日濮院东岳会那天,身体敦壮的十二位本地小伙子,披头散发,面孔上涂满油彩,手执钢叉,作传统力士的装束。民间这叫“五道七煞”(正好十二人),模仿的是辟邪的神灵。出会的时候,须宰杀一只雄鸡,将鸡血滴沥在钢叉上。队伍一边沿街行走,一边跳来跳去,大呼小叫,目的就是驱赶邪气。鉴于东岳大帝的身份与职责,东岳庙会是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主题的,那就是驱魔、辟邪与忏悔。因此,在人山人海的游行队伍里,不难见到悔罪的队列,一行人(大多是镇上的织工与市井少年)模仿着地狱里的囚犯,戴着木制的手铐、脚镣或者枷锁,缓缓行走于街衢,用以警醒世人,十分引人注目。当然,出会队伍中最让人侧目的是扎肉提香炉与滚肉身灯两项,所谓扎肉提香炉,就是在信众的胳膊上,以铜钩子扎穿皮肉,下吊十来斤重的铜香炉,伸臂徐行,其中香炉重而且大的人拔得头筹;所谓滚肉身灯,要在信众的额头及胸背、肩臂等身体各处用铜钩子扎穿皮肉,挂上几十盏油灯,围绕着身体,再用细竹作架子撑开于腰间,以使得油灯尽量离开身体,便于行走。据说,这一带的苦肉行为,为的是报答娘恩。很显然,这滚肉身灯比起提香炉来,难度更大。

  与明代三月初三的佑圣会一样,清初,东岳庙会的高潮,也是抬阁出会这一幕。我们不妨来看看沈东瑜先生记录的康熙年间的东岳庙会:

  “(濮川)廿四坊各装鳌山一座。每座三层,架为假山。花木嵌空玲珑,益为缯彩珠玉,炫耀异常。每层以四五岁童子扮演杂剧,或坐或立于其间。最上一层,高与楼屋相亚,其小者曰‘肩鳌’。每座用木架,有力者一人肩之以行,架上亦装假山,以童子坐其上,衣履以珠玉妆饰。世家大族,悉出珍宝以相夸耀,靡费巨万,六七日始毕。昼夜人声如沸,数十里内画舫楼船,填塞通河。”

  再看看杨树本《濮院琐记》记录的嘉庆年间的盛况:

  “鳌山会数年一举。共二十四座,每坊各出其一,以天字号为首,凤栖次之,余坊行走先后,悉有成规并各分主宾迎送,不相紊也。先作山骨,凡可以点缀山色者,靡不穷搜巧构,求肖厥形。届期募硖川冶工制细铁条,以小儿扮神仙故事。山之巅结彩亭,用五色绸簇栏杆藻井榱(椽子),题梁栋之物,陈设几案,金玉器具旁坐一人或二三人。亭之上或坐立一二人,用细铁条,自履至臂,视手中所持物随其形屈曲而出忽于空中,立一人其上,远望之,但见虚无缥缈而来。初不解其连属之巧,殊可观也,其所服之群率皆新制,又以珍珠缀其裾领,金钏珠冠,皎日之下,光彩炫目,虽百计那移。好胜者在所不惜,计数日之间,费且盈万。而远近来观者,篙楫纵横,男女填溢,所谓举袂成帏,挥汗如雨,不是过也。”(《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第二十一专辑四百八十六页)

  二十八日迎赛东岳会,极盛时,一般一次要持续举行三天。第一日,驻翔云观,第二日,驻土地庙,第三日始回聚集于东岳庙。遇到年成好的丰年,晚上还有灯会。不似李日华、谢天瑞等对于濮镇此举基本持否定的态度,一般的濮院人,也不乏欣赏的。濮院文人濮淙有一次躬逢盛会,归后作《濮川竹枝词》两首,其一云:“此会曾经数十年,沧桑不改旧香烟。当时多少朱门客,翠里珠妆拥画船。”对于庙会带来的繁庶,颇有点津津乐道的意味。另一位文人岳廷枋有竹枝词纪其实:“昨宵排棍乱梆鸣,共说来朝已稳晴。大佛三尊齐出殿,骆驼骨扇手中擎。”岳诗政治正确,着实唱了一次赞歌,但诗中的“骆驼骨扇”,也很让人想象当年的排场。说实在的,这样的排场已经超过了明代盛极一时的佑圣会,这跟康熙朝以来的国势强盛特别是濮院的丝绸业兴盛有关。当然,也跟濮院“兢尚华奢”,百姓喜欢露富的风尚有关。

  清代濮院镇的第二大神会在中秋,地点仍在十景塘北的东岳庙和翔云观。八月十五中秋夜里,市民百姓除了像其他地方一样吃月饼之外,濮院家家以香粘纸,糊做成斗的形状,配合用檀香屑焚烧,称“烧香斗”。濮院镇上的寺观,有中秋赏月的成规,称“摆宴”。摆宴以十五日东岳庙开始,十六日才轮到翔云观,这也显示了东岳庙在信众中的重要地位。再后,才轮到其他的寺庙。其时的东岳神庙,正殿行宫及轩辕城隍神等殿,大张旗鼓地悬挂着彩灯摆宴。摆宴也是濮院的富户斗富炫富的一个时机,那些巨室大户纷纷拿出镇宅的书画、古玩珍宝,竞相夸耀。所谓摆宴,无非堂上安排宴席,庭中奏乐。好在东岳庙前的台阶以及两旁的庑廊,足可容下好几千的观众。镇上的梨园少年,平时刻苦操练,这个晚上也是他们一展才艺的机会。他们登上东岳庙前的钧天台,一展平生所学。这八月十五中秋夜,是一个欢乐、喜庆的夜晚,也是一个炫耀财富兴头十足的夜晚。钧天台演出的节目,正是表现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长生殿”。也有外来班子的皮影戏,大戏一直要演到月底庙会结束,才恋恋不舍地落下帷幕。

  中秋夜赏月,向来也是文人雅士的最爱。秋天的十景塘,虽不如春天桃李满堤,芙蓉夹岸的光鲜景象,但满目的桑麻,也别有一番沉甸甸的丰收气息。此夜,满月高悬中天,两岸连同舟中的灯盏一一点亮,灯光与水光映照,红艳艳的,闪烁着,很引人遐想。此刻的十景塘里,镇上的文人雅士们荡来了小船,船舱里自带着美酒,良辰美景,三五友朋,举杯唱和,美人侑酒,人生一乐,夫复何求!

  清朝的另一次规模空前的东岳庙会在乾隆年间翠华南巡的那一年,皇帝亲临现场,意义非同小可。这一次,官府百姓,既要娱神,又要让现场的这位太平盛世的最大神祇皇帝老儿快乐,地方豪绅,哪有不倾全力而为的?那一年,里人的赛会特移至陡门,那时的陡门是运河边的一大镇,有三过堂,有万寿宫,而京杭运河,是当年的水上国道。京城里一路南来的龙舟,驻跸而观。濮院的这一次盛装出演,引得乾隆龙颜大喜。乾隆特赐银牌、彩缎、旗伞给濮镇各坊,翔云观坊特别被御赐了两黄方旗。这黄颜色的旗帜,成了此后翔云观的圣物,被供奉着——这为少年沈梓亲眼目睹。可惜,好景不长,据沈梓回忆,道光十年以后,里中豪富少衰,庙会就不再举行了。到了咸丰十年(1860)的七月,由于太平军扰镇,东岳庙被拆毁。在十景塘上,沈梓还亲眼见到镇上男女老幼十余人,正往东岳庙去拆零木当柴火烧。这乱象之中不胜怆然的一幕,似乎提醒着世人,一个繁华、完整的古典时代就要过去了。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