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诗僧”牧云与古南寺(2)

2014-12-22 10:41 作者:梅晓民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牧云(约1598~1671)原法名契门,追随密云禅师后改名通门,号樗叟,江苏常熟人,俗姓张氏。他二十岁即出家,一心修行向学。受具足戒(佛教名词,又称近具戒、大戒,略称具戒,为比丘和比丘尼所应受持的戒律)后,


  牧云(约1598~1671)原法名契门,追随密云禅师后改名通门,号樗叟,江苏常熟人,俗姓张氏。他二十岁即出家,一心修行向学。受具足戒(佛教名词,又称近具戒、大戒,略称具戒,为比丘和比丘尼所应受持的戒律)后,即游方参学。

  二十七岁那年,牧云投在海盐金粟寺密云圆悟座下,勤苦参究、若有所得。密云禅师是禅宗南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的临济宗大师,一日,牧云随密云禅师上天童寺。路上,密云禅师命他在万松关前题偈,牧云随口而出:“古路松阴廿里长,过时谁觉骨清凉。”密云禅师听了便说:“下句可改为‘过时谁不骨清凉’?” 牧云若有所悟。 接下来,牧云又奉命就活眼泉作偈,却一时答不上来,被密云禅师打了一掌。他回到居舍百般思索,偶然停笔之间,不经意用右手触摸了一下左臂,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禅机顿发,当下便契悟了密云禅师打他一掌、说他“未知落处”之妙旨。于是欢喜踊跃地来到丈室,向密云禅师如实通报了自己之所悟。

  正是牧云这种锲而不舍的学佛精神感动了密云禅师,不久便将衣法和拂子交付给了他。从此以后,牧云多年追随大师左右,被列入密云圆悟十二位嗣法弟子之中,后成为临济宗六十八世。

  牧云四十二岁那年,接替密云圆悟禅师住持梅里古南禅院。两年后,密云禅师在海盐金粟寺圆寂,牧云遂为临济宗的中坚,他诣力精深,德行高妙,会世鼎革,使得儒门淡泊之士纷纷来此赴法会,古南禅院一时学徒云集,“岁时礼诵,鱼梵之音常响彻于十里之外”(《梅里志》),成为嘉兴名刹。

  牧云禅师生性儒雅,喜欢与士大夫交往,梅里镇上的王庭、周筼、朱彝尊等许多名流和他均有文字缘,钱谦益赞其为“诗僧”。康熙四十八年,浙江大饥,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年迈的朱彝尊在古南禅院设立施粥厂,并自撰对联:“同是肚皮,饱者不知饥者苦;一般面目,得时休笑失时人。”牧云慷慨解囊,鼎力相助,深得当地灾民的爱戴,古南寺的香火为此更旺。

  多年后,牧云禅师离开古南寺住持天童寺,末后又引退闲居在寺院,此前曾应信众哀请,升座说偈,云:“山僧一向说禅,而今口似木橛。为问以何因缘,年往精神销歇。齿落发白血枯,岂可不知时节。因而谢事天童,来到鹤林守拙。日用无别修行,一句阿弥陀佛。……”明末清初,临济宗内天童与三峰两派发生激烈争吵,牧云参与其中,倾向于密云禅师的天童一派。康熙辛亥年(1671)十一月,牧云禅师圆寂,享年七十三岁。

  据牧云自述:本族世无显宦,亦无失德之人。他学有素养,勤于写作,有一首《端午示众》的诗很有情趣:“五月五,端阳节,心月浴主作禅悦。角黍虽然没得尝,杜田米饭须防噎。放下箸,肚已饱,当午日轮正杲杲。拈来蒲剑斩蛇头,闲看儿童斗百草。”他还擅长书法和绘画,一生著述颇丰。有《懒斋别集》、《懒斋后集》、《病游游刃》、《宗本投机颂》等传世,其中由行玮等编的《牧云和尚七会语录》六卷和毛晋编的《牧云和尚懒斋别集》十四卷被收入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汉文大藏经《嘉兴藏》。

  由梅里诗人沈爱莲、许灿编的《梅里诗辑》收入牧云禅师的诗作十七首,其中有一首《夏日次韵酬周青士》云:“茭芦水际自相依,老疾经年见客稀。念子殷勤歌箧草,呼童篱落扫苔衣。林泉聊寓从吾好,文字生憎与世违。午梵西斋幽鸟下,竹荫蒲生两忘机。”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