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收藏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收藏 > INTRODUCE

郑燮《竹石图》欣赏

2015-09-25 11:13 作者:高逸仙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竹引清风石存岳意

  竹石图 清•郑燮
  立轴 水墨纸本 140×61.5厘米
  君艺编号:67
  国家二级文物
  款识:石乡先生属写,不用题句者,不敢运斤于鲁家门也。板桥弟郑燮。
  钤印:“郑板桥”白文方印;“歌吹古扬州”朱文长方印。



   郑板桥(1693~1765),江苏兴化人。名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郑板桥为人疏放不羁,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郑板桥以画墨竹见长,此《竹石图》便是典型代表。板桥墨竹,体貌疏朗,风格劲峭,有萧飒坚挺之气。在这幅画中,板桥作三根细竹竿,一枝细嫩竹,竹节间几乎没有小枝。竹枝圆润遒健,细而不弱,富有弹性。

  板桥画竹常常以少胜多,对竹枝竹叶减之又减。他常自语:“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其所绘竹叶也很有特色:以尖头入笔,喜作桃柳叶却不失竹意。画面中,竹叶浓淡相间,密而不乱,层次分明。衬托在后面的山石,以硬朗线条为主,多圭角。其认为,峭角圆时最可嫌。山石画法少颇皴,皴法也多以横向的皴法为主。板桥墨竹图中的山石,几乎不点苔点,这张立轴却是例外,其曾自言:“从来不作苔花点,今日微添一两斑。”这一件,或许刚好是他心血来潮,“微添了一两斑”。

  与墨竹相对应的画中题字,洒脱劲爽,隶楷参半,字体连绵,刚柔相济。刚处写俊逸,柔处写清隽,字体虽大小不一,歪歪斜斜,却并无造作之态。在整体上,形成了画风书风相依相称的风貌,气度从容,情韵流畅。

  另外,其跋文也别致而风趣。称“石乡先生属写”,而不敢题记,只是因为怕有班门弄斧之嫌,表达了对上款人尊敬的同时,完成了题跋。此不题之题,“石乡先生”还满意吧!

  郑板桥爱画兰竹石,常借画寓意、并通过题诗文表达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如他画一丛丛兰花夹着一些荆棘的自然现象,抒君子能宽容小人之大度的气质,并题文云:“满幅皆君子,其后以荆棘终之何也?盖君子能容纳小人,无小人亦不能成君子,故棘中之兰,其花更硕茂矣。”画兰花与荆棘共存,表达了遇有小人,虚怀若谷、和睦共处、“历经磨炼,方成英雄”的宽宏大量之胸怀。其画墨竹题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省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综观郑板桥笔下所画的兰竹石,“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而“为四美也”,“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在他眼中,兰竹石,能代表人坚贞不屈、正直无私、坚韧不拔、心地光明、品格高洁等品格,正是其人格的真实写照。

顶一下
(4)
66.7%
踩一下
(2)
33.3%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