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小镇故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小镇故事 > INTRODUCE

流逝在岁月中的陡门 (上)(2)

2012-12-27 09:10 作者:邵洪海 袁培德 来源:嘉兴故事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陡门镇的规模并不大,秀水李志云:(该镇)南北廛居仅二百余家,较诸镇,最为阒寂。民务耕桑,女勤纺织,颇多朴茂之风。较诸镇,应该主要是与周边的新塍、王江泾和濮院相比。尽管阒寂,但这个小镇有其自己的特色,


  陡门镇的规模并不大,秀水李志云:“(该镇)南北廛居仅二百余家,较诸镇,最为阒寂。民务耕桑,女勤纺织,颇多朴茂之风。”较诸镇,应该主要是与周边的新塍、王江泾和濮院相比。尽管阒寂,但这个小镇有其自己的特色,最为出名的有四大业:运输业、旅店业、酒业和布业。得于水路的便利,陡门的运输业向为发达。和长安、石门相似,大小码头建满小镇周边,布匹、粮食等出产物均从这些码头装货上船,运往各地。濮院港、新塍塘及运河中的航船,也常把陡门当做中转站。这样旅店业和酒业也就随之发展起来了。钮云逵先生的《新溪棹歌》有:“阿侬家住大通桥,夹岸重杨映酒标。郎到石门湾里去,武林一路水迢迢。”钮著《新溪棹歌》还有一首写到陡门的酒业:“闻得苏泉酒可沽,秋菱初熟著南湖。蟹胥竟说汾湖好,肯羡松江巨口鲈。”两首棹歌让人浮想出这样一幅场景:在水中航行了一整天的船只,远远望见陡门桥边集镇上随风飘荡的精致酒标,抬头看看天色已晚,目的地水程迢迢,还是船泊河埠,上镇歇息,隔日再走吧。来到镇上,看到同样歇船上岸的人络绎不绝。这时,吴侬软语在耳边响起:“客官,劳累了一天,喝碗吾啦自家酿的‘苏三白’,压压惊。吾啦酿酒的水,都是苏泉的水哦。”(苏泉在陡门集镇边的本觉寺内,汲泉造酒,清香醇味,称为苏泉三白。村中每于菜花开时,酒名曰菜花酒。土酿之酒名曰三白,古有仿绍兴制法,曰绍酒。其外又有烧酒、甜酒二种)于是,有些疲倦的客商便坐将下来,要一叠花生米,几块豆腐干,再来两碗“苏三白”,吹着运河塘里刮来的风,呷宜(惬意)一回。酒足饭饱后,便早早地在小镇的旅店宿了,明早天蒙蒙亮就可以出发。

  前些日子,去已经废弃的小镇上缅怀了一下。从小在陡门长大的朱余庆先生跟我说,南桑北道,运河塘的南岸种桑树,疏浚运河的泥都挖起来放在南岸。北岸则是官道,拉纤的纤夫就在此道上行进。纤夫拉到陡门镇,都要停下来,豪饮一大碗酒,权作解渴和为自己加劲,然后继续前行。除了运货的码头外,朱先生指着他家门口一块塌陷的大石头说,这是以前的客运码头,北面新塍、八字、上仁浜,西面万民等地的人都赶到陡门来坐轮船。他说,在轮船出现之前,有一种客运快船——所谓快船就是一天能从嘉兴打来回的,快船的动力有摇橹的、踏水车的、风帆的、拉纤的,抑或是几种结合的——是进城主要的交通工具。

  陡门的布业早有名声,当时织布的有二百余家。吴维善的《新塍镇志》记载:“新塍镇南十八里(一般说为二十里)陡门镇,村人织布最坚细,名陡门布。”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第五十八首云:“五月新丝满市廛,缲车响彻斗门(即陡门)边。沿流直下羔羊堰,双橹迎来贩客船。”同是清人的朱麟应《续鸳鸯湖棹歌》也有记载:“夜听鸣梭出远邨,家家纺织古风存。入城草布知多少,半是桐乡半陡门。”(草布,村落间织以为业,见《方舆胜览》,今桐乡陡门出者佳)《中国通史》清时期(上册)也说:“在秀水,‘绸之类佳者曰濮院’,‘布之类佳者曰陡门’。”可见当时的陡门是家家“织女忙”,日夜“机杼声”,陡门布名噪一时。

  除了以上四大业外,陡门民众主要还依靠蚕桑和稻谷谋生。由于运河和其他支流的灌溉,陡门周边的田地还是相当肥沃的。以至于明万历戊子年间,官府在当时称为秀水四大镇的陡门、新塍、王江泾、濮院同时建立常平仓(常平仓:谷物贱则减价以出,谷裕则增价以入,以平抑物价和备作救灾物资)。钮著《新溪棹歌》有云:“秋成难卜义仓盈,一片荒基饿雀鸣。却笑临翁称足谷,不将囷指复常平。”
顶一下
(1)
33.3%
踩一下
(2)
66.7%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