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小镇故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小镇故事 > INTRODUCE

凤鸟何时此地鸣--梧桐杂记(中)

2014-10-06 14:57 作者:小雯 沈永林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南门丁字街吊桥 去年四月底的某一天,天朗气清,笔者在叶瑜荪先生的带领下,越过繁华的振兴路,在南文桥北端靠东约五十米的一个缺口处进入桐邑旧城。 不几步,地形陡然走低。瑜荪告诉我,这里原来是一条河。仔细一看,河道的痕迹宛在,河北临街的店铺还依稀

  南门·丁字街·吊桥

  去年四月底的某一天,天朗气清,笔者在叶瑜荪先生的带领下,越过繁华的振兴路,在南文桥北端靠东约五十米的一个缺口处进入桐邑旧城。


  不几步,地形陡然走低。瑜荪告诉我,这里原来是一条河。仔细一看,河道的痕迹宛在,河北临街的店铺还依稀可以分辨,老房子保存得实在还是好的。河帮岸上的石埠头,填河时已经埋在了泥土之中——这里大概就是桐邑旧城的南门,可能还是当年的水关,是一段古城墙的所在。

  徘徊之际,我曾遇到一朱姓女士,她性格上有着桐乡人的随和。她家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直居于这南门头。这位朱女士,见证了桐邑旧城墙拆毁的全过程。她比划着告诉我:城墙的砖头介大。言语中不无略微的夸张。朱女士清晰记得开拆城墙的时间:1955年,朱生育未久,儿子刚满月。这明代的桐邑古城墙,她说当年是划了地段开拆的,成分好的人家,每人拆五块城砖即可。朱家成分不好,每人须拆五十块。朱家三人,须得拆完这一百五十块的城砖,拆完,还得统一搬运到一个目的地。这些明代的城砖,当年都是用糯米拌了纸巾石灰浇筑而成的,又厚又重,码得异常牢靠,朱家三人,直拆得十根手指根根滴血,也无人相助。堆积成山的明城砖,后来搬去造就了桐乡人民大会堂。遗存了整整四百年的桐邑古城墙,就这样尽毁——城墙的崩塌,意味着古老桐邑的无存。

丁字街原护城河边的弧形老宅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