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嘉兴院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专题故事 > 嘉兴院士 > INTRODUCE

姜文汉:我一生中有三次改行(2)

2015-06-12 14:03 作者:许金艳 魏其濛 杨枫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听话不是说听谁的话,是听社会、国家的需要的话 我一生中有三次改行。 姜文汉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的是铸造工艺和设备专业。当时的哈工大是学习苏联的样板学校,其前身是建立于1920年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校,是前苏


  “听话不是说听谁的话,是听社会、国家的需要的话” 

  “我一生中有三次改行。”

  姜文汉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的是铸造工艺和设备专业。当时的哈工大是学习苏联的样板学校,其前身是建立于1920年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校,是前苏联专门为中长铁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而建立的工业大学。

  对于当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设来说,它的机器制造业需要大量的铸造科技人才。姜文汉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国科学院长春机械研究所从事压力铸造工艺和设备研究。第一次改行正和1960年夏天中苏关系的破裂有关。

  时年7月中旬至9月初,苏联一共从中国撤回了1390名专家,257个科学技术合作项目被取消。现实逼迫中国人要自主开展尖端科技研究。为了集中研发优势和力量,中国科学院将在长春的机械所和光机所合并组建而成长春光学和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为长春光机所)。新的工作任务要求他改行搞精密机械,他没有迟疑,接受了任务。他的法宝是结合工作自学。

  1962年,长春光机所承担了研制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的任务,参加设计工作的姜文汉又面临了第二次改行——从精密机械改到光学机械。

  在长春光机所,培养年轻人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把他们放在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中去锻炼。而姜文汉靠自己的努力,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让施展个人才能的天空越来越宽广。

  “我一生最大的关键词是‘听话’,听话不是说听谁的话,是听社会、国家的需要的话。”

  开始第三次改行的他已到不惑之年。1971年11月,他和妻子凌宁带着一双儿女来到成都的大邑深山沟,参加内迁三线的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下简称为光电所)的建设工作。

  中国于1964年至1978年间,进行了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建设,史称三线建设。在三线建设中,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的民工来到中国大西南与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

  1978年,科学的春天来了,他依靠着一个科技工作者在长期工作和学习中培养的敏锐洞察力和广阔视野,在巴山蜀水的大山里,在自适应光学还是一个不被关注、应用方向不明的领域时,他在中国科学界提出了这个光学新学科,并抱着坐“冷板凳”的准备再次改行。最终,他以中国自适应光学的奠基人身份,被载入中国科技史册。

  在新中国一次又一次的科技创新现场,在命运一次次丢给他的拐点里,他解读了自己人生的两个关键词:听话和勤奋。

  “有人会问我们,你没日没夜地干,累不累?其实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带着问题去钻研,真正进入了角色,是其乐无穷的。”他说。


顶一下
(4)
66.7%
踩一下
(2)
33.3%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