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偶翻桐乡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的《桐乡近代百年纪事》,发现在1923年大事记下写有这样一条:崇德(今已并入桐乡市)城西之永丰村为附近各县赌徒聚集之地,输赢动辄数百金,知事张良楷饬令武装前去强行取缔,捉来赌头在县城游街示众,并将取缔赌博之...
桐乡西部重镇洲泉镇,从前每年清明节前后都要举行蚕花胜会,因在水面上举行,所以又称水会,以祈田蚕丰收之意。水会期间,船舶蚁集,旌旗飘扬,两岸观者如云,号声如潮,有拜香船、打拳船、吹鼓船、采莲船、摇快船,表演最精彩也最惊险的当数高竿船,船中竖...
桐乡大麻镇古称麻溪,地名因一条环麻姑墩的弯弯小河而得名。 麻姑墩,位于镇东北的清池漾中。清池漾北有德政禅寺,周围多林木,环境清幽,水路四通八达。清池漾水面约二十余亩,清澈见底,中央有一个大土墩,草木茂盛,相传为麻姑仙子筑台炼丹处。此即为麻姑...
桐乡是著名的蚕乡,千百年来人们习惯种桑养蚕,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在杭嘉湖地区历来都是最高的,即使在蚕茧行情不好的最近几年,产量依然名列榜首。由于蚕种需求量大,本地蚕种供不应求,历史上一直依靠周边县市供给。在近代,单从余杭县输入的蚕种就有沈元...
桐乡崇福镇是原来崇德县的县城。崇德县置于宋熙宁十年(1077年),建城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水路交通占主要地位的从前,崇德可谓是水上通衢,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所以自古以来舟车辐辏,商业繁荣。明清以后直至民国时期,崇德城里出现了一些主要用于商业活...
农历的七月半,海宁与桐乡交界处的广大农村每家每户都要裹馄饨,邀请亲戚朋友来吃馄饨,成为一种传统习俗。 东家事先要往三姨四姑五舅六伯家里跑,挨家挨户郑重其事地去邀请,讲好日子,请亲戚朋友来吃馄饨。到那天,主人早早拎了菜篮子上街,买肉、买糖、买...
桐乡农村有一些小地名,名称后面常加一个词尾:头。如十间头、槐树头、浜底头等,一个原因是头在这里的意思是那里,另一个原因是叫起来顺口。石门镇东郊颜井桥村有一个小地方,它的地名非常别致,可以说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叫打杀日本人头。 这个小地名的来...
桐乡历史上,出过不少书法名家。元代有应童子试大书天字出名的张伯淳;明代有皇帝亲自召见,七岁享神童之誉的张文宪和写苏字闻名的贝崇翔;清代有草书直入晋人堂奥的陈古民;楷书端凝练达的朱善祥;专精擘窠大字的孙增禄;小楷称三绝的女书法家孔素瑛等。 崇...
桐乡大麻镇有座古庙吴王庙,又称吴大帝庙,据地方志记载,系宋南渡时为纪念三国时东吴孙权而建。 相传,清乾隆皇帝,曾沿京杭大运河六下江南,每次泊舟大麻,驻跸吴王庙。吴王庙并非名寺宝刹,乾隆爷缘何如此厚爱?据考原因有二:其一,康熙皇帝南巡时,也曾...
皂林驿站,是京杭大运河流经桐乡的一个驿站,桐乡境城向为水陆通衢,驿铺之设甚早。唐朝初年,设石门驿(今石门镇),后废,宋置皂林驿(今龙翔街道皂林村)。元有马驿、水驿之分,皂林水驿有船30只,船户300户。明设皂林驿丞一员,船8只,水夫80名,馆夫12名...
张千里(1784-1839),字子方,号梦庐,祖籍浙江嘉兴,徙居桐乡青镇(今乌镇)后珠村...
许头,是从前踏水车时计算水车转数的工具。 在没有用机械抽水以前,灌溉农田、抽干河...
茅盾原名沈德鸿,1904年春进立志小学就读。这小学是维新运动后办起来的新学。校址就在...
话说濮院有一个香海寺,原名福善寺,元代年间,南宋著作郎濮凤的九世孙濮鉴舍宅为寺,...
满清一朝,海宁陈家号称江南第一世家,素有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之美誉。历史学家孟...
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的三塔长卷。 这可能是最早的三塔照片了。 最近,两张忽然...